规划以“核心项目引爆、基础产业夯实、支柱产业培育”为导向,引入“六新”,即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按照“以产促城、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思路,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运作模式,搭建以产业为基础,科技为支撑,中赞文化为纽带,休闲生活为特色手段的全产业链工农商旅一体化发展平台,加速推进赞比亚现代农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提升、居民就业增收,探索“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计划”的“中阳国际模式”,构建国际农业合作的新空间载体,推动中非农业合作迈上新台阶,提升我国农业全球竞争力、资源配置力、市场控制力和国际影响力。
按照国家“两区”建设为目标统筹规划,构建“3+1”产业体系,即现代科技农业、生态种养农业、加工物流贸易业三大主导产业和休闲生活农业一大辅助产业,整体形成“112514”空间结构,即“一核引领、一带串联、两翼齐飞,五区联动,十四点支撑”,其中“一核”为科技平台核、“一带”指产业融合发展带;“两翼”为“现代农业翼”和“休闲农业翼”;“五区”包括“锦绣中赞”核心区、“智慧中赞”国际农业技术交流区、“中赞高科”生态种养结合示范区、“中赞友谊”国际农产品加工物流贸易区、“中赞风情”休闲生活区;“十四点”为14个重点建设一级项目。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应对全球发展新形势下深化“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非八大行动”和“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计划”,2018年提出再向非洲提供600亿美元支持中非合作,将支持非洲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新时期中国对非合作的优先重点领域,推动中非合作换挡提速,助推非洲发展迈入新台阶;而赞比亚作为南部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的国家,两国传统友谊深厚,双边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现已成为承接“一带一路”的重要发展支点;江西作为中国最早对口支援赞比亚国家的省份,是深化“一带一路”的中国内陆重要开放型节点城市、承东启西的战略要地,为东西方经贸文化、政府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项目建设可有效提高赞比亚群众收入,提升赞比亚国内劳动力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助于深化“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推动中非农业合作迈上新台阶,提升我国农业全球竞争力、资源配置力、市场控制力和国际影响力。